身為台灣第一家純外商背景的柏瑞投信,其實深耕台灣市場已超過25年,或許外界對於柏瑞的品牌還不是那麼熟悉,但是近年來只要一提到債券型基金,柏瑞的指名度就會大增,最主要的關鍵就在於柏瑞投信總經理楊智雅,以固定收益產品為核心的經營策略。故事要回到2008年,當時大多數投資人的資金都被引導到境外基金,但是國內投信高收益債的固定收益產品可說是一塊未耕之地。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



楊智雅依據在台銷售境外高收益債券基金的經驗值,認為在台灣境內缺乏一檔以台幣計價、固定月配息機制,波動屬性又介於股票和公債之間的差異化產品,於是不斷和主管機關溝通產品設計理念後,推出國內第一檔台幣計價的高收益債券基金-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。不過,該基金2008年8月推出後,就遇到金融海嘯的衝擊,當時以12億元報請成立,但到2008年12月底時規模僅剩4.5億元,一度面臨清算壓力,但公司認為,固定收益商品是市場未來的趨勢,高收益債也是對的商品,只是價值遭到嚴重低估,於是在業務團隊加倍拜訪客戶下,終於力挽狂瀾。截至2016年12月底該檔基金的規模已來到311億元,成為境內債券基金的「基金王」,扣除貨幣型基金和ETF,更是境內規模最大的基金。而在金融海嘯過後,波動度相對股票型基金低、市面上相對熱門的固定收益產品也確實開始大行其道,尤其「高收益債基金」更是市場寵兒。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資料統計,國人投資境外高收益債基金的金額,從2009年1月的新台幣1,299億元,在短短1年內就翻揚超過3倍到2010年1月的3,938億元,直到2017年1月的規模已達到新台幣9,601億元。至於境內高收益債基金的規模,也從2010年1月開始有統計數據以來的117.7億元,成長到2017年1月的1725億元。再次證明楊智雅的堅持是正確的。如今柏瑞投信在經營固定收益產品市場上也搶下灘頭堡,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,截至2016年12月底,柏瑞投信為全台38家投信中固定收益型基金管理規模最大者,旗下6檔固定收益產品的金額合計超過480億元,市占率高達20%(見圖一),遠遠高於第2名的7.8%。「柏瑞擁有很完整的產品線,未來固定收益產品仍會是拓展版圖的核心,並搭配多元資產的產品來拉高整體市占率。」楊智雅表示。同樣的差異化創新思維,也應用在柏瑞推出幫客戶節省投資成本的N級別上,所謂的N級別就是投資人持有基金只要滿三年就免收手續費,也不收取分銷費,是投信業界的一大創舉,更開啟業界境內後收型級別基金、「0分銷費」的風氣之先。楊智雅指出,因為客戶在投資時最關心的就是費用和績效,而不收分銷費就是在幫客戶節省投資成本,如果客戶持有3年後是滿意的,就會繼續留在柏瑞和銀行通路,達到3贏的局面。楊智雅認為,投資跟經營公司一樣不能短視近利,要能留住客戶,長線耕耘,才能開啟整個產業的正向循環。(工商時報)

var _c = new Date().getTime(); document.write('');





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

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

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

ONEAD_slot('div-mobile-inread', 'mobile-inread');

});

}





李明哲遭大陸國安單位以涉及「危害國家安全」活動調查,蔡政府迄今仍束手無策,其妻李凈瑜再也等不下去,決定10日搭機前往北京尋夫,這一手棋無疑是對北京「將軍」。而看似迫於無奈、動輒高調訴諸媒體的方式,恐也將扼殺李案的對話管道與空間。



googletag.cmd.push(function () { googletag.display('div-gpt-ad-1489561879560-0'); });



面對李明哲案持續延燒,陸委會、海基會面對陸方五度「已讀不回」已焦頭爛額,李凈瑜又以政府無法提供協助為由訴諸媒體,執意前往北京尋夫。海陸兩會明知高調做法不可行,但在拿不出有效辦法的情況下,只好默許。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





另一方面,從北京角度看,李凈瑜以「兵臨城下」方式藉由媒體施壓,在未事先照會的情況下,北京自然是不會買帳,更不可能配合演出。過去在兩岸溝通聯繫機制尚未建立前,兩岸在爭議人士的營救上,北京基於台灣社會觀感,大多會透過特定人士低調傳遞相關資訊。不過,從李凈瑜動輒訴諸媒體的高調方式看來,北京很可能會排除這個選項,雙方也錯失對話的機會。(旺報) var _c = new Date().getTime(); document.write('');





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

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

ONEAD.cmd.push(f復興火鍋料宅配unction () {

ONEAD_slot('div-mobile-inread', 'mobile-inread');

燒烤推薦 蘆竹 });

}燒烤 八德





民進黨立委指責世新、清華等大學為招收大陸學生,竟然與大陸簽署「一中承諾書」,承諾陸生在台上課內容不涉一中一台、兩個中國、台灣獨立等,要求教育部嚴查,教育部長認定違背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》,將依法處罰;總統府也聲明強調大學學術自由不可箝制。



googletag.cmd.push(function () { googletag.display('div-gpt-ad-1489561879560-0'); });



平心而論,強說世新、清華大學與大陸個別院校簽的「承諾書」是「一中承諾書」,既無必要也太誇張,指其違反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》更屬牽強。世新與清華只是大學,其行為不涉及公權力,也不是與大陸官方簽署政治協議,並未違反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》第5-1條。至於教育部引用的第33-3條「合作內容不得違反法令規定或涉有政治性內容」,世新卻認為,既然兩岸都要求學生交流不得涉入政治性活動,世新提供「研修承諾書」,正是遵守法令規定。這凸顯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》的規定過於模糊,既然模糊,教育部在解釋上就不該上綱上線。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 汐止燒烤推薦



烤肉宅配 土城

大陸要求陸生來台「不涉任何有關一中一台、兩個中國、台灣獨立等方面的活動」,是大陸一直以來對陸生的要求,陸生啟程來台前,大陸高校或主管機關都會召集學生開會,提醒不要在台參加政治活動,更不得支持台獨主張。所謂「一中承諾書」,不過是大陸大學對官方要求的回應,方便有關部門對陸生來台簽證放行。陸生赴台目的本就是研修學習,參與政治活動與來台目的不符,每逢選舉或者重大政治事件,大陸各大學都會主動提醒陸生注意言行,以免觸法。若嚴格來論,陸生不僅不能參與有關台獨的政治活動,其實也不應該參與支持統一的政治活動。這是大陸官方及大學對自己學生的管理措施,與中共當局的兩岸關係定位無關。大陸官方規定雖然明確,但實務上,無論是課堂教學內容或陸生參與活動,兩者都存在很大的模糊空間。台灣是自由民主的社會,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是社會的至高價值,大學更是捍衛這些價值的堅固堡壘,無論是政府還是校方,都無權干涉也無力干涉教學內容。從實際操作層面來看,課程內容是否涉及政治敏感活動根本無從定義,更不可能限制老師在課堂上的言行,校方所能做的充其量只是承諾不設置明顯政治性質的課程,比如為特定政黨做選舉動員等,事實上,這種課程也不會出現在大學課堂上。陸生來台不可能處於密閉空間中,必然會接觸台灣社會的方方面面,當中自然也包括政治活動,即便陸生不主動參與,也會在街頭、電視或者其他各類場合接觸到台獨這類議題,做這種限制在現實中根本沒有實質意義。事實上,陸生來台本應廣泛接觸台灣社會,並與台灣民眾進行深入交流,不同的主張和見解經過言論的激盪,才能真正實現交流互動的目標。這一爭議事件也提醒大陸有關部門,應認真考量台灣社會和陸生來台交流的實際情況。大陸政府堅持一中原則,反對台獨,這是既定的政治立場,在兩岸交流過程中也貫徹始終,陸生來台交流當然不會例外。但是,通過一紙承諾書就想限制陸生的活動空間,恐怕既不現實也無必要。既然大陸開放陸生赴台交流,就應該有開闊的胸襟允許陸生廣泛接觸台灣社會。最近1年,隨著兩岸關係陷入僵持,兩岸民間交流也受到衝擊,大陸雖然沒有公開限縮兩岸交流,但基層單位仍然自行採取了一些措施,使得陸客、陸生赴台難度大增,這顯然不利於兩岸交流的健康發展,從長遠看,也有損兩岸互信的建立和維繫。台灣也應體諒對岸的敏感心態,大陸開放兩岸交流當然是為了促進兩岸一家親,最終實現兩岸統一,這一終極目標決定了其不願看到陸生赴台受到政治影響。台灣作為一個自由民主社會,雖然不應該限制陸生在台的自我選擇,但參與兩岸交流的學校也應該積極創造條件,引導陸生廣泛接觸台灣社會的方方面面。若任由其參與政治議題的爭論,恐怕也會招致學生家長的不安,降低學生來台意願,對兩岸交流來說是過猶不及,對兩岸交流可長可久的進行也沒好處。無論陸生來台或台生赴陸交流研修,有利兩岸民間相互理解與情感深化,本應是好事一樁,兩岸應彼此珍惜。因此,兩岸官方應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,讓兩岸學生交流活動更便利、更深化、更頻繁。教育部不此之圖,卻無限上綱解釋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》,濫用公權力限制陸生與大學的自由,這才是真正箝制學術自由。(中國時報) var _c = new Date().getTime(); document.write('');





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

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

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

ONEAD_slot('div-mobile-inread', 'mobile-inread');

});

}








F21B4B6475438D28
arrow
arrow

    wilmai5s38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